吉泽明步超话—新浪微博超话社区
发布媒体:The Ringer
2024年12月05日,随着嫦娥六号月球采样任务的完美收官,网络上出现了一组所谓中美印叁国飞船返回舱的对比图。图中我国返回舱着陆后一身焦黑,而美国和印度的返回舱却非常干净,难道说真的是我们技不如人,在航天方面已经远远落后美国甚至印度了?
吉泽明步超话—新浪微博超话社区
南京有一个姑娘叫嘻嘻(化名)路过一家很有格调的咖啡馆被店铺复古的装修以及餐具所吸引于是花了30块钱买了一杯最便宜的咖啡后开始了各种拍拍拍不想一时疏忽照机从手中滑落砸坏了咖啡杯配套的底托
丁水波与丁佳敏格力再下一城!“落子”盾安环境,格力牌新能源车真要来了?2021-11-17 11:17·证券之星新能源车的风口有多大?宁德时代两年大涨超8倍,特斯拉站上了万亿美元市值……新能源车这个风口无疑是成就了一批股市神话,也吸引了更多公司的狂热布局。小米投资百亿要造车,苹果、百度等巨头也纷纷下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格力电器也早早布局。近来,随着新能源车的大风越刮越猛,格力电器更是加快步伐接连落子。银隆新能源更名格力钛此前,格力电器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终于令格力电器成为了银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11月11日,格力电器将刚控股不久的银隆新能源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意在瞄准钛酸锂电池技术发力,以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认为,钛酸锂电池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应充分发挥它的最大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钛酸锂电池是目前锂电池领域安全性能最好的电池之一。”虽然此前银隆的“诈骗”令董明珠十分受伤,但如今却再度携手,期望将钛酸锂与氢燃料动力电池发电系统相结合,创新研发出氢钛动力总成技术,可见董明珠“造车梦”的强烈。格力30亿元入主盾安环境入主银隆新能源的热度还没有完全退去,格力就再放大招,拿下了盾安环境。1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公司拟受让盾安精工所持盾安环境2.7亿股股份,每股转让价格为8.10元,转让价款约21.90亿元;同时拟以现金方式认购盾安环境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1.39亿股股票,认购价款约8.10亿元。如此来看,格力电器将投资30亿元入主盾安环境。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盾安环境4.1亿股股份,占发行后盾安环境总股本的38.78%。资料显示,盾安环境主营业务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零部件、节能业务等领域,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相当的匹配度。优质标的助推格力造车梦值得注意的是,盾安环境是全球制冷行业配件龙头公司,其四通阀、截止阀市占率全球第一,电子膨胀阀市占率全球第二。截止今年年初,公司成为国内制冷阀件销量龙头,市占率高达39.2%,与三花智控(市占率34.3%)形成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此外,盾安环境于2017年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已与主流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比亚迪、理想、蔚来、一汽等)、电池公司(宁德时代、微宏动力等)、商用车企(宇通、中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属于不可多得的优质标的。本次交易后,格力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空调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发挥公司与标的公司的业务协同,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布局。此外,格力还承诺将在五年内解决双方现存的同业竞争问题。积极布局背后仍存风险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各大投资方的热捧,小米、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造车”大军。明达资产董事长刘明达认为,新能源车的产业制造、光伏产业的商业空间可能超出想象,有可能会产生一批万亿级别的新能源龙头公司。但是,风口越大的行业,就越是鱼龙混杂,竞争之激烈也可想而知。近年来跨界“造车”夭折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格力电器能否把握好这次机会也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是刚刚落下的这“两子”,也并非是尽善尽美。在银隆新能源刚刚完成更名的第二天,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就将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62.2205万元。至此,格力钛近半年内已经4次成为被执行人,合计金额达2.45亿元,对于目前仍处于巨亏状态的格力钛而言显然是不小的压力。刚刚复牌就涨停的盾安环境,在公布停牌前,公司股价已连续两日涨停,截至停牌前一个交易日11月9日,报收8.58元,总市值为78.7亿。现在格力入主的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都认为有提前泄露之嫌。同时,从三季报来看,盾安环境在资产负债方面并不理想,公司短期借款14.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19亿元,总负债64.7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43%。而且,今年10月9日,盾安环境的实控人盾安精工还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为9.85亿元。格力能否开辟跨界传奇?当前,家电经典时代已经呈现出收尾趋势,未来新市场将逐步迈向三大趋势:品牌出海、新兴品类、产业跨界。对于格力而言,公司在本土市场占有很高,但海外市场销量偏低,最终问题还是与格力的公司文化相关,格力研发只在国内,不招海外人才,公司的这种封闭心态并不适合开发国际市场。在新型品类方面,小家电竞争激烈,新生公司层出不穷,老牌家电虽时有创新,但仍旧难以赶上第一批创意热潮。同时新兴家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维系持久的生命力也是一个难点。如今,格力将布局方向放在了产业跨界的第三条路,积极开辟新能源汽车领域,或许有机会逆境重生。不过,市值表现的根本决定因素还是业绩等硬实力,格力接下来还需要用技术、市场、财务表现来证明自己在新能源产业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