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迷宫 (豆瓣)《性迷宫》第1集免费在线播放全集完整版-策驰影院
中金发新闻系员工自身原因去世,有言外之意与公司无关。虽说是事实,但文字例外透漏的都是她的死与公司无关,莫埃老子。
2024年12月19日,她心甘情愿地为黛玉负重,不是因为她把黛玉当姐妹,而是因为,她是个忠心耿耿的奴仆,履行着做为奴仆的职责,恪守着奴仆的本分。
性迷宫 (豆瓣)《性迷宫》第1集免费在线播放全集完整版-策驰影院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深夜去医院看看就什么都想明白了活着就意味着一切
牛仔裤,什么样式都能搭配,百搭神器胡服骑射:五百里国运浮沉丨古国多少事④原创2023-10-03 00:00·南方周末从邯郸到高平,距离约五百里。一个国家,就在这五百里之间,上演了从崛起到衰落,从辉煌到湮没的国运浮沉。有时候,历史,不仅可以用时间去审视,还能够以空间去丈量……丛台登高鸟瞰,湖水萦回。初秋时节,木叶微黄,朝阳下,它们修长的阴影涉过湖面,跌向那方楼台。楼台连同两端的甬道,形如巨弓。——这不禁让人想起,几百米外的广场上,那尊数米高的塑像,也手持一张弓。更有意思的是,当我走进青砖铺砌的楼台,我看到,楼台一隅,同样有一尊塑像,塑的是同一个人,也同样手持一张弓。这个人,曾是这方楼台和这座城市,以及这片广袤土地的主宰。他,就是赵国辉煌历史的缔造者:赵武灵王。邯郸丛台广场上的赵武灵王塑像 (视觉中国/图)寻访赵国遗址期间,我几度想起英国学者约翰·基根在《战争史》中的论断:国王们是由伟大的战马造就的。虽然他说的是西方的国王,但赵武灵王这位东方君主,同样也是战马造就。当然,战马之外,还得再加一种东西,那就是他手中的弓。三家分晋,赵国地盘最广,也最偏。其主要疆域,在今山西中部、北部和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在与肥义谈话时,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共之……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赵国东部以黄河及薄洛水(古漳水的一段,在今河北巨鹿)作为与齐国和中山国的国境;从常山到代郡、上党一带,其东与燕国和东胡为邻,其西与楼烦、秦国和韩国接壤。由此看,赵国周边分别有齐、中山、燕、韩、秦等诸侯,以及东胡、楼烦等部族。如果说魏都大梁是一座四战之城的话,那么,赵国更不幸,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四战之国——四面都是虎视眈眈的敌人。强敌环伺而欲长治久安,殆非易事。尤其在强凌弱、众暴寡的丛林法则下。赵武灵王夙夜忧叹,他说,“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穷则思变,这是春秋战国诸侯竞相变法自强的原动力。赵武灵王也不例外。于是,便有了胡服骑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同时也是400毫米等降水线,从赵国北部边疆划过,赵国处于农业文明的尽头而与游牧文明毗邻,尤其赵国的代郡,更与游牧民族近在咫尺。这种相邻的好处在于,赵国比其他诸侯更容易获得马匹。而在工业革命以前,马匹是人类最强大、最可靠的动力来源。坏处也明显,一旦气候干旱,牧草枯萎,非季风区的游牧民族难以活下去,唯有南下抢掠。赵国立国伊始,便常常面临来自东胡等部族的侵扰。赵武灵王的改革令时人极其意外——他下令,向这些经常侵扰赵国的胡人学习。马的速度与机动,不仅人无法相比,战车也不能相提并论。并且,赵武灵王时代,早年贵族竞技式的车战,已演变成血腥残酷的你死我活的血拼,笨重的战车和不鼓不成列的战争道德早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因此,以魏国的魏武卒为代表的重装步兵才崭露头角。但是,重装步兵行军速度太慢,冲击力也不够。赵武灵王思考的是,如果像胡人那样让战士们骑上来去如飞的骏马,在马上射击、冲锋,必将大大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大问题在于,华夏族的衣服不适合骑马。战国时,华夏族各诸侯国的衣服大体一致。我们今天笼统地把衣服称为衣裳,那时,衣指上装,裳指下装。上装有襦、褐、複、裘、袍等种类。裳是下装,和裙子相似,男女均一样。另有一种称为深衣,即衣和裳连在一起,相当于后世的连衣裙。——可以想象,无论是穿裙子加长袍还是穿连衣裙,要想骑马,甚至纵马飞奔,做出各种复杂的高难度动作,实在勉为其难。那么,游牧民族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他们的衣服和华夏族不同。游牧民族的胡服,主要特点是短衣窄袖加合裆长裤,前者便于射箭,后者便于骑马。此外,华夏族的鞋子用布料,胡人的鞋子用皮革,皮靴自然比布鞋更适合野外运动。当赵武灵王不顾包括亲叔叔在内的诸多反对,大刀阔斧地推行胡服骑射时,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转眼之间就使偏僻弱小的赵国,以一种令诸侯眼花缭乱的速度强势崛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骑兵诞生了。来去如飞的铁骑,对笨重的战车形成降维打击——从大历史角度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由车战时代进入骑战时代,还意味着胡服从此成为中国人的常服。依靠骑兵,赵国征服了三胡,“林胡王献马”“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赵国对三胡的控制,意味着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战马,骑兵力量进一步增强。尤为重要的是,征服三胡后,赵国吞并了横在赵国中部、把赵国南北阻隔的中山。为灭中山,赵武灵王数次用兵。中山弱而赵国强,中山只得不断割地求和。每一次割地求和后,赵国愈强,中山愈弱——把自己的安全寄托于贿赂敌人,只能使敌人更加贪婪——几年后,赵军攻克中山首都,末代中山王被流放,中山亡。中山既灭,赵国解决了心腹之患,南北疆土再无障碍。并且,中山虽较七国弱小,但也是千乘之国,赵国因之国力大增。《战国策》称:“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急剧扩张后,赵国疆域达到极盛:“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从敌人手中夺取的每一寸疆土,都回响着马蹄的脆响和劲弓的长鸣。以潮水般涌向敌阵的骑兵为背景,赵国迎来了空前绝后的光辉岁月……初秋的邯郸,风有些凉。下午,丛台广场人来人往,赵武灵王高大的塑像投下浓重的阴影。两千多年前,丛台竣工了。那时的丛台,远比我现在看到的这座清代建筑更庞大更壮观。丛台的主要功能,乃是供赵武灵王检阅部队、欣赏歌舞。建筑物普遍低矮的先秦,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高高矗立的丛台,它是君王权柄的象征。万众仰望中,赵武灵王一步步登上丛台。这高高在上的君王,他因远离众生而愈加神秘、威严。当急速扩张的疆土与所向披靡的骑兵,使赵国成为彼时诸侯中,惟一有力量与秦国抗衡的国家时,顾盼自雄的赵武灵王,他注视着台下那些随时将为他一声令下而血染黄沙的将士时,宰割天下的雄心恍似春潮激荡……邯郸古丛台 (视觉中国/图)沙丘前298年,秦都咸阳,在位十年的秦昭王接见了一位来自赵国的使者。使者的气质和言谈,令秦昭王颇有些意外。等使者辞别后,他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儿: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使者。秦昭王派人追查,才知道使者已经返回赵国了。不过,使者的一些随行人员还没来得及动身。询问随行人员后,他们的回答让秦昭王君臣大吃一惊:那位“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的使者,竟然是赵国的主父。所谓主父,乃是赵国前国君赵雍——后来谥号武灵,史称赵武灵王。前一年,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儿子赵何,自称主父,相当于后世的太上皇。赵国的主父,为什么要乔装打扮到秦国去见秦王呢?原来,在并三胡、灭中山之前,赵、秦之间,只有赵国西南部与秦国东北部一小部分接壤。诸侯要攻打秦国,必须经由秦国东部的函谷关西进,而函谷关易守难攻,诸侯奔袭千里,却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秦国无能为力。随着赵国占领云中和九原,形势悄然巨变:云中和九原在秦国北部,这就意味着,赵军可以从北向南,由秦国北方南下。赵武灵王就是这样设想的。为了侦察秦国国情,他冒险扮作赵国使者前往秦国——两千年后,另一位远隔万里的帝王也像赵武灵王一样乔装打扮,深入到邻近各国考察,此人就是俄国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为了使落后的俄国强大起来,曾化装成水手,造访西欧各国。前往秦国前,赵武灵王在宫中会见群臣,宣布把王位传给不到十岁的小儿子赵何,由肥义任相国,他自称主父。赵武灵王内禅给儿子,其目的是想摆脱国内具体政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伐秦战争中。当然,他这样做还有另一番考虑: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此时已成人,按礼制,应该立赵章而不是赵何。但是,由于赵武灵王曾经十分宠爱赵何的生母吴娃,而吴娃刚去世不久,对吴娃的追怀与对小儿子的怜爱交织在这位多情的君王心中。于是,他决定立赵何为王。赵何年龄太小,他希望用禅让的方式让他尽快进入角色,趁自己还健在,教会他如何治理天下。然而,废长立幼却引发了可怕的后果,也使赵国的崛起如同昙花一现。赵章被废后,赵武灵王封他为安阳君,但赵章对父亲的安排耿耿于怀。并且,朝臣也分为两派,一部分同情赵章,一部分支持赵何。关键时刻,赵武灵王又犯下大错:他看到成年的长子以臣子的身份跪在幼子脚下时,对长子的处境产生了怜悯之情,竟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各自称王。这一想法,遭到了肥义等人坚决反对。赵武灵王的计划未及实施,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悲剧,最终在一个叫沙丘的地方上演。司马迁在《史记》里三次写到沙丘。或者说,沙丘这个小地方,至少发生过三起重大历史事件:其一,商纣王建肉林酒池;其二,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病死;其三,赵武灵王父子相残。广宗属河北邢台市下辖县,距邯郸市区约七十公里。广宗县城西北的大平台乡,公路附近,立着一对阙台,台后,树着两块碑,上面的字都是:沙丘平台遗址。碑后,栅栏封起一座土堆,那就是历代相传的沙丘宫遗址——从商朝直到秦朝,虽然天命流转,天子走马灯似地变幻,但这里一直建有行宫。如今,野岭荒郊,草长鸦飞,丝毫看不出宫殿的迹象。唯有一旁的小树林里,一群脏兮兮的山羊正埋头咬着铁丝一样的枯草,牧羊人坐在石头上,和山羊一样面无表情。赵武灵王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对他和他的国家而言,都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前295年,赵武灵王在沙丘宫举行朝会,赵章及其追随者发动兵变,肥义被害,赵何在将军高信保护下逃走,而早有准备的支持赵何的公子成——公子成系赵武灵王叔父,曾坚决反对胡服骑射——火速率军从邯郸赶来,包围了沙丘宫。赵章眼见大势已去,便逃进宫中,希望得到父亲庇护。但是,公子成和李兑却将赵章杀死。此时,赵武灵王已失去了对政局的控制,公子成和李兑既不敢弑君,更不敢撤围。于是,便令宫内所有人员退出,独独不放赵武灵王出宫。缺吃少喝,赵武灵王只得生食幼雀,终至“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竟以这种窝囊的方式在空荡荡的行宫里悲愤死去。随同他的肉身一起腐朽的,是赵国称雄天下的霸图和它恍如流星划过的辉煌。不过,经由赵武灵王变法打下的坚实基础,还将在相当长时间里继续支撑赵国。自齐、楚被打残后,赵国就是秦国以外实力最强的诸侯。因此,赵武灵王的子孙,还可以凭借他改革的余荫,继续与秦国周旋:咸阳宫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上,蔺相如折冲樽俎;阏与城外,赵奢大破秦军——这一切,仰仗的都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积累的实力。只不过,这实力,随着后代子孙的不肖,随着国运的此消彼长,必将日益式微,直到丛台五百里外,一场大战爆发……长平去高平前,我看过一段视频:一道二十多米长、大半米高的断崖上,泥土之间,如同镶嵌着石头那样,镶嵌着密密麻麻的人骨。这种令人惊悚的景象,对高平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多年来,一场大雨或是一次基建,都可能惊现大量白花花的人骨。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人们只知道,自古以来,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高平的黄土下掩埋了难以计数的尸骨。其中,仅仅是秦赵之间的那场大决战,双方死亡人数就可能在六十万以上——如今,整个高平市的常住人口,也不过四十五万。高平,古称长平。战国时,属韩国。七国中,韩国最弱,又与秦国毗邻,被吊打的可悲命运几乎是注定的。高平所属的上党,即今山西长治一带,位于太行山西南,太岳山之东,王屋山之北,“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这里地势高耸,对周围有居高临下之势。穿越崇山峻岭的太行八陉,有四条在上党。通过它,东进华北平原,西入临汾盆地,南指洛阳,北望太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前262年,秦军攻占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与韩国主体分割,成了一块孤零零的飞地。为此,韩国不得不答应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换取和平。然而,上党人民不愿被以残暴著称的虎狼之秦统治,上党郡守冯亭派使者到赵国,请求把上党所属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国派兵保卫上党。从天而降的十七座城池,到底要不要接受,赵国君臣有过一番争论。最终,赵何之子赵孝成王赵丹实在拒绝不了如此大的诱惑,在平原君赵胜鼓动下,他接纳了上党,并派重兵布防。眼看上党已成囊中之物,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赵国,秦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并且,秦相范雎认为,此前,秦国攻占了楚国大片土地,又曾兵逼大梁、新郑,打得魏、韩没有还手之力,却仍然没能称王天下,主要原因就是赵国未屈服。所以,必须占领上党,再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以西地区,威胁赵国腹心地带,以逼赵国。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爆发了。高平市区,丹河流过。溯丹河而上,在高平市以北,有一座名为长平的小村庄。长平村,即古长平城。丹河两岸,谷地平坦,更远处,东西山峰逶迤。就在这片谷地及附近,还有许多地名让人联想起那场惨烈的决定国运的大战:围城、箭头、白起台、骷髅山、廉颇屯、将军岭……在这样的地方寻幽访古,你能感觉到,历史并不只是书写在纸页上,还烙印在山川间。秦、赵两国大军,各沿长平城左右五十里的山地构筑营垒。秦军由王龁率领,赵军由廉颇率领。廉颇认为,秦军士气旺,意在速战。赵军弱小,处于劣势,最好筑垒固守。从前260年七月起,双方在几次小型交锋后,廉颇便令赵军凭借有利地形固守不出。秦军求战不得,渐渐失去锐气。两军对峙长达两年有余,秦国开始实施反间计——反间计是秦国惯用伎俩,且每每收到奇效——秦国间谍潜入赵国,大肆散布流言,声称秦军真正害怕的是赵括,而非廉颇。赵孝成王本就对廉颇采取守势有所不满,怀疑他怯战,及至听到流言,信以为真——他如同秦人希望的那样,把身经百战的廉颇撤下来,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得知赵国易将,秦昭王大喜,立即派有战神之称的白起秘密前往长平,取代王龁。悲剧,已然不可阻挡。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法度,由守势变攻势。白起佯败退走,却从背后偷袭赵军补给线,并将赵军截为互不相连的两部分——一部分是赵括亲率的主力,一部分是守卫营垒的留守。赵括返回营垒的归路被切断,陷入秦军包围圈,只好就地坚守。为了吃掉赵军,秦昭王下令全国总动员——所有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征集入伍。可以说,为了长平之战,秦国几乎倾整个国家的力量孤注一掷。赵括被围,得不到补给,绝粮一个半月后,军中甚至发生了士兵自相残杀、以尸体为食的惨剧。赵括几次组织精锐突围,均被秦军击退。最后一次突围时,赵括亲自上阵,却被一阵乱箭射死。主帅阵亡,军中断粮已久,赵军兵无斗志,只得向秦军投降。投降的赵军,人数多达四十万。白起认为,这些赵军将士,秦国既没法把他们改编为秦军,又不可能将他们释放。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这样发生了。四十多万赵军将士,除二十多名年幼者被放还外,其余全部被杀。四十万这一数字实在过于庞大,以至后人怀疑《史记》是否有所夸大。然而,高平地区不断发现的累累白骨,却证明了大屠杀曾真实发生。只是,到底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则是一个永远的谜。长平之战纪念馆里,有一座用玻璃保护起来的尸骨坑。透过玻璃,层层叠叠的尸骨发出白生生的幽光。那天,纪念馆里除我之外再无他人,凝视着这些两千多年前非正常死亡者的遗骸,我仿佛听到了兵器击中肉体的闷响,以及此起彼伏的绝望的惨叫……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赵国钱币尖足布 (视觉中国/图)长平村以南十几公里的山谷中,有小村名谷口,据说就是白起杀俘的地方,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村里,有一座骷髅庙,丹河就从庙前缓缓流过。这座四合院形制的庙宇,始建于唐。史载,唐中宗时期,还是潞州别驾的唐玄宗路过长平,长平之战留下的漫山骷髅,令他十分伤感,遂下令收集安葬,并立庙祭祀。不过,我看到的骷髅庙已是清朝重建。正殿里,供奉着赵括夫妇。令人意外的是,庙里还有一间小屋,门前挂着一块红底白字的牌:烧豆腐坊。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色美食,又名白起肉。——因痛恨白起坑杀数十万赵国将士,高平人发明了这种食物:把豆腐当肉,再用豆腐渣和蒜泥、生姜调成汁,当白起的脑浆。长平之战遗址纪念馆外,也有一尊塑像,塑的还是赵括。塑像下方,有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以哭喊、血泪和累累白骨在无声地警示后人。至于后人是否真的会记取教训,历史从来都无能为力。邯郸老火车站,2018年停用后已被拆除,包括广场上胡服骑射的雕像。 (视觉中国/图)长平之战的惨败,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隔四十七年;长平之战三十二年后,秦军攻破邯郸,赵亡。那时,无论丛台阅兵的意气风发还是沙丘被困的绝望长叹,抑或长平惨败的举国恸哭,都已化作过眼烟云。赵国,也走完了它一百七十余年的坎坷岁月,湮没于波澜不兴的时光之河……【主要参考书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战争史》《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邯郸市志》《广宗县志》《高平县志》】聂作平责编 杨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