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朋友的娇妻身体里》完整版免费观看 -芙沛影院
市场低迷之下,做空机制成为众矢之的。
2025年01月09日,要求是怎么舒服怎么开,而不是像其他车企测试时,怎么省油怎么来。
《挺进朋友的娇妻身体里》完整版免费观看 -芙沛影院
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稳步提升
如果是轻客车,可以有了固定床和储藏空间,可以有卡座,也可以有便携式马桶。建议大家借鉴七郎厂的B型房车布局。历史的尘埃——司马迁到底值不值:李陵是真汉奸还是假汉奸2023-12-03 13:20·豫鉴历史作者 | 杜富汉武帝时期的李陵,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悲情人物之一,也是定性最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之一。古往今来,对于李陵兵败及最终投降匈奴这一结局,很多人都曾深入地讨论过,并纷纷为李陵站过队,但得到结论却是惊人的两个极端。比如同时代的司马迁就第一时间主动站出来,一度豁出命来肯定李陵是英雄、是国士、是命世之才。沿着司马迁的观点,后来的班固、江淹、辛弃疾等也都认为李陵是“名辱身冤”,是值得肯定和同情的。但也有人认为李陵是活该,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就认为投降就是投降,这根本就是没法洗地的“不可复白”。也更有讥讽李陵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最好”的汉奸,就比如这位知乎上的博主:在我们这个特别喜欢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等热血口号,又特别喜欢给人扣“汉奸”“叛徒”等黑帽子的国度,我们再来回看李陵的故事,或许就能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包容和理解,不至于被人轻易的带节奏,又或是做一个纯粹的无脑喷子。那么这位让司马迁最终尽管没有付出性命、但也付出了宫刑代价之后,却都仍旧不曾后悔力保过的李陵,到底是可耻的真汉奸,还是可悲的假汉奸?我们今天就来仔细扒一扒,聊一聊。01李陵的出身很好。出自西汉时期有名的陇西李氏,同时也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长孙。如此身份,尽管说不上特别尊贵,但也能让李陵少走不少弯路。比如当初李陵的祖父李广就是从“良家子”的平民身份,通过英勇作战一点点往上爬。但李陵却是“少为侍中建章监”,很早就得以在宫里上班了,属于是在汉武帝刘彻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他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汉武帝的身边人,像霍光、上官桀后来一度都是汉武帝晚年最为信任的大臣。可以说,李陵所积累的人脉资源也都是当时最为顶级的。同时李陵本人也确实争气,所谓“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其中值得多说的是“善骑射”,这一点可以说是李陵一家的家传绝技,司马迁写《史记》,写到《李将军列传》时,就曾专门强调“广家世世受射”。李广的箭术之高更是举世闻名,各种射匈奴、射虎、射石的故事都为人津津乐道。李广骑射的本事,李陵也完美继承了下来。汉武帝也是相当欣赏李陵的所展现出来的才华,并官方认证李陵“有广之风”。对于这样的有祖父李广之风的李陵,汉武帝也确实是看重并赏识的。汉武帝先是派李陵深入匈奴腹地考察,于是李陵带着八百骑,足足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但比较幸运的是,哪怕李陵足足深入了二千多里,也都是“不见虏”,最终得以成功回返。成功完成使命的李陵,也让汉武帝相当满意。于是提拔为“骑都尉”,又“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让李陵在边境为帝国练兵。汉武帝和李陵都在为日后的大战积极做准备。事实证明,这而这“勇敢五千人”的本身素质不错,而李陵的军事训练水平也相当高。等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时,这支军队在李陵的训练下已然成为一支纪律严明又特别勇猛善战的特种兵。也就是天汉二年,大汉和匈奴的战事终于再度爆发。汉武帝先是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三万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同时又想让李陵为李广利押送粮草辎重,搞搞后勤补给工作。这种分配模式在汉武帝时期相当常见,一如当初李陵的祖父李广就曾为汉武帝小舅子卫青打配合。只不过,李陵所配合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却是汉武帝的大舅子。按理讲,这样的工作安排对于李陵是相对安全也相对轻松的。可功名和富贵往往却是在险中求的,于是李陵便主动向汉武帝表示: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我们从李陵的这段话,是既能看出李陵的豪情与野心,也能看出他对自己训练过的这队来自荆楚地区的“奇材剑客”有着强烈的自信。他强调这是一支拥有扼虎之力和精准射击的奇兵,所以希望自己也能独立率领一队分头出击,到兰干山南分担匈奴的攻势,也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减轻压力。汉武帝倒是非常明白李陵这种心情,于是说出自己的顾虑:“吾发军多,毋骑予女。”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早已制定,规模也相当宏大,已经没有骑兵能够分给李陵了。这也确实是实情,并不是推辞哄骗之语。在汉武帝时期,战马的消耗量尤其恐怕,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平淮书》就记载说:“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馀万。”班固的《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也记载说:“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这也就导致了“自青围单于后十四岁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故久不伐胡。”因为当初卫青、霍去病击匈奴损失了十余万的战马,近乎把家底给掏空,又加上天汉二年离前两年又一次“远征大宛”的战事相距实在太近,将大汉本来就不多的战马又进一步消耗,同时从大宛得到的所谓“天马”也暂时还不能派上用场。所以这时候别说分给李陵战马,就连主打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能拥有的战马数量和规模也都紧张兮兮的,远不能和当初卫青霍去病时的规模相比。李陵自己显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但他并不畏难,表示自己就不需要骑兵:“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眼见李陵如此雄壮,于是汉武帝上演他极为经典的“壮而许之”。汉武帝是很容易时不时就“壮之”的,这里的李陵如此,过去老李家的李广、李当户、李禹,也都曾让汉武帝感到“壮之”,但结果无一例外,最终都没什么好下场。那么这一代的李陵,又能打破这种魔咒么?02尽管李陵表现得非常雄壮,汉武帝也相当认可。但汉武帝还是觉得风险很大,于是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这位路博德呢,说起来也是战功赫赫的老将,曾随霍去病北征匈奴并立下大功,并封为符离侯,对于匈奴的情况及相关地形也都是非常了解有经验的。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于李陵一军汉武帝是颇为重视的,绝不是随随便便就扔出去当炮灰的。但从霍去病麾下出身的将领,与李广一脉的后人比较不对付也是众所周知的。比如霍去病本人就曾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陵的叔叔李敢。所以,对于为刚出道的愣头青一般的年轻人李陵当辅助、打配合这一事,路博德这样出身的老将心理确实也不是滋味,“羞为陵后距”。于是路博德就单方面上奏表示:“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客观来讲,尽管路博德心理不满,但他提出的这个意见,或者说这个方案,却是相当合理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秋高马肥,匈奴的战马在经过夏日肥美的青草之后,正是状态最佳、战力最强的时候。倘若等到明年春天,匈奴的战马就要经历苦寒的冬日,那么战斗力无疑就会大大下降。这时候再和李陵一同进军,那么一定能轻松擒住单于。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的是,路博德说的是要“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也就说这件事必须还得用骑兵才能成事。大概也正是这一点,引起汉武帝的强烈反感和不满。使得汉武帝认为这是李陵自己事后害怕,出尔反尔,却让路博德来这般反馈。于是愤怒的汉武帝派路博德去执行另外一个任务,而让李陵单独继续出击,并发诏书颇为严肃的质问李陵“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一脸茫然的李陵当然无从辨别,于是率领着他的五千特种兵从居延出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李陵整个军队并不只是这五千“奇才剑客”,其中也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身份成员。比如搞文书工作的“军吏”、押送车辆的“徒”,甚至更有原属于关东群盗而后分配给戍边将士的“妻妇”。这支队伍就这样一路向北三十日,在抵达浚稽山时方才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据后人推测,这里离居延的直线距离大概足足有五百公里,而李陵一行作为步兵,还有携带大量的辎重器械,其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与此同时李陵还将一路上的山川地形都认认真真地画成军事地图,并派出为数不多的一个叫陈步乐的骑兵抓紧回到长安,向汉武帝及时汇报工作。这位陈步乐口才相当不错,汇报工作也是汇报得慷慨激昂,表示“陵将率得士死力”,听得汉武帝直乐呵,并且当场给陈步乐升职,拜陈步乐为郎。也就是这个时候,北方的匈奴单于也亲自率领着三万骑兵的主力,浩浩荡荡地主动出击了。03浚稽山这个地方可谓是相当重要的军事要地,不仅李陵选择在这里扎营对峙,当初路博德的方案也同样是“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也就是说,浚稽山的重要战略价值是当时兵家的普遍认知。汉人这边如此重视,匈奴那边当然也同样足够重视。对于两军此时的“狭路相逢”,可以说也完全是意料之中,迟早都是会碰上的。一开始的匈奴是大概完全没将这支汉军队伍放在眼里的。论兵力是三万对五千;论兵种是骑兵对步兵;论天时有天时,像之前的路博德就说过,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论地利有地利,李陵是劳师远征,而匈奴是以逸待劳;要是论级别,那就更不对等,匈奴是单于本人“御驾亲征”,士气高昂。而李陵呢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骑都尉”,连所谓的将军都不是。但李陵本人似乎完全没意识到以上种种不利因素,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大军丝毫不慌。镇定自若的李陵让大军居于两山之间,用行军的大车为依托,亲自率队出营布阵,前排的拿长戟和大盾,后排的就用强弓硬弩,击鼓就进攻,鸣金就停止。匈奴哪里会放在眼里,直接就发起冲锋。但由于两军的弓弩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匈奴骑兵尚未冲锋到自家弓箭的射程范围内,李陵等汉军的所用的强劲弓弩就已然箭如雨下。如此一来,迅猛的匈奴还没能冲锋到李陵军前就已然纷纷落马,丢下数千具尸体。等到后续匈奴骑兵有所醒悟开始撤退时,李陵又果断率军追击,就像是“放风筝”一样在吊打匈奴。这第一回合,可以说李陵大胜。随后是第二回合,不敢信也不甘心的单于继续增兵,包括左、右贤王在内整整汇聚了八万骑兵。面对这样如草原般辽阔、如大海般汹涌的八万匈奴骑兵,面对足足二十比一的恐怖兵力对比,李陵及部下纵然再英武,此刻也不得不边打边撤。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死伤都开始逐渐扩大。匈奴固然是多次损兵折将,但李陵一军也绝不好受,很快也都纷纷负伤,以至于“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李陵一军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就是绝不抛弃任何一个战友,伤得最重的就趟回车上,伤的没那么重就仍继续战斗。但李陵却从中敏锐的感知到士气有所下降,不由怀疑军中藏了女人,“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之前我们提到过的那些原属于关东群盗而后分配给戍边将士的“妻妇”们就这样被李陵发现了,于是“皆剑斩之”。额外多说一句,不管情形怎么紧张,不管她们又是什么身份,这些被斩掉的女子总是无辜的。但此刻她们却成了李陵很好的祭品,让李陵的军队顿时再度嗷嗷叫。等到次日再战时,战果非常辉煌,一度“斩首三千余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李陵一军首次对匈奴进行“斩首”行动,也就是说李陵一军已开始同匈奴短兵相接,开始近战。而这也就意味着,李陵一军最大的依仗,也就说弓箭的数量已经没那么充裕了,甚至开始吃紧了。否则,也用也不上“斩首”,只需远程“射杀”也就是了。这第二回合,李陵一军尽管一度同匈奴近战,但也同样大胜。就这样开始第三个回合,李陵一军边打边撤,四五日之后就已经退到生有茂密芦苇的大泽。而这种靠近水源,布满泥泞的地形也正好能够限制匈奴的骑兵。但匈奴人的智商也足够在线,借助干燥茂密又易燃的芦苇,于上风口直接发起火攻。李陵的反应同样很快,对方放火我也放火,以火对火,以火止火,反而得以又一次逃出生天。在经历过如此血与火之后的李陵一军,很快又经历一次阻击战,这次换匈奴的单于王子亲自来袭,结果又一次被李陵一军击杀千余人,再度大败而归。这时候李陵一军也抓到了一个匈奴俘虏,终于看到了微弱的希望。这俘虏说单于已经开始“细思极恐”,根本想不明白李陵就这么一支孤军深入的步兵,是怎么稳扎稳打到这种程度?所以单于认定李陵一军是诱敌深入,想要把他引诱到汉境边塞进行围攻。但其他匈奴贵族却嫌这个战绩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近十万骑兵打不过五千步兵,这样下去,岂能服众呢?而前面还有最后的四五十里的广阔平地,正好适合骑兵冲锋,如果这样还不能攻破李陵,那么就此退兵,远离这群疯子。李陵一军不由非常振奋,胜利与安全就在最后的四五十里外了,似乎一回头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终点线。于是两军再战,这一日就足足攻防了数十合,残破的李陵一军又一次伤杀匈奴二千余人。可以说,胜利的天平已然向李陵一军倾斜,连匈奴单于本人都已经被打怕,已经在准备撤兵及时止损了。可就是这个无比接近胜利和安全的时候,李陵军出了叛徒。这个叛徒的名字叫管敢,投降的原因是“为校尉所辱”。这时候的校尉是韩延年,但管敢的具体受辱细节现在已经不清楚了,可当时那种风雨不透般密集又窒息的极端压力,却也是可想而知的。管敢投降之后,将重要军情通通告知单于:第一李陵不存在有援军;第二李陵的箭矢即将消耗殆尽。最后还献上破解李陵的办法,“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如果说那位匈奴俘虏为李陵一军带来无限希望,那么这位管敢叛徒则彻底粉碎了这一希望,并让整个形势瞬间急转直下。04面对这一重要变化,单于也是赶紧抓住机会。一方面如当初刘邦围项羽般打心理战,匈奴将士们山呼“李陵、韩延年速降”;另外一方面则“十面埋伏”一般,四面八方的羽箭暴雨一般淋向李陵一军。李陵及部下的反击也很惊人,“一日五十万矢皆尽”。要知道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孙刘联手打几十万人的赤壁大战,周瑜为难诸葛亮也不过是借十万支箭。而李陵及部下呢,仅一天之内,就射出去了五次“草船借箭”。可想而知,这个数字实在是相当可怕。要知道这时候的李陵一军已然打了十多天,同时也是被叛徒管敢告密说“射矢且尽”的情况下,李陵一军在这一日最猛烈的激战里,竟然还射出了足足五十万支箭。而这也说明李陵一军最开始所携带的箭矢总数,只会比五十万多得多,估算为“一百万矢”可能都还略显保守。而这样充足的配置,其实也是再一次告诉我们,李陵一军绝不是汉武帝用来随随便便当炮灰的,同样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尽管没有多的战马分给李陵,但其他物资却是足量甚至超量的给了李陵。李陵一军能有如此战绩,实在也离不开汉武帝的充分投资。再反过来在讲,在这么充足的配置之下,仍旧将“箭矢”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见战斗的激烈也超乎所有人的预想。这时候箭矢用尽,战车也就无用,那些作为主要战斗力量的“奇材剑客”到现在还剩下三千人,之前我们讲过的还有部分推车的“徒”、搞记载的“军吏”此刻也都纷纷拿着车子的辐条、又或者刻字的尺刀纷纷加入战斗。而这一情景,也正是司马迁后来写《报任安书》时提到的极峥嵘也极有画面感的一幕:“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自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其中气势和热血,是现在的白话文没法翻译的。但哪怕这时候的全员热血参战,李陵一军还是被逼入了一处狭长的山谷。而单于一军却得以占据高地,居高临下以垒石相攻,李陵一军也遭到重大伤亡,所谓“士卒多死,不得行”。眼看打不过又逃不掉,天已黄昏,真正的绝境,就这样来临了。身为首领的李陵忽然想一个人前去击杀单于,幻想还能够“丈夫一取单于耳”。但过了一阵子,李陵又一个人回来,叹息说:“兵败,死矣!”军中尚有读过不少书,也熟悉当朝典故的军吏就来给李陵上课,讲了个很简短故事说:“当初浞野侯赵破奴兵败投降,后来找机会逃亡回来,皇帝也都很宽仁的对待他,何况您这般威震匈奴的战绩还要更胜赵破奴呢?”李陵听不下去,就截断他的话语,表示:“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李陵下令尽斩旗帜,又将珍宝埋于地下,这一切干完之后李陵不由大为感叹:“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也就是说,此刻但凡还有几十只箭,我们就足以平安回家了。这话说得实在令人心痛至极,后来也有人凭这句认为是汉武帝不够重视李陵、故意抛弃李陵,所以最后连箭都不够使了,这才使得李陵没法逃回去。但实际上经过前文的诸多战役过程来看,这还真不是物资带得少,而是战斗实在太过惨烈。感叹完之后的李陵,非常明白一旦天亮所有人都走不掉了。于是李陵开始分配物资,每个人都还能分两升米、一大块冰,谁能逃出去,谁就将这些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再看这里的物资分配,也能看出这支军队的物资之充足。等到半夜的时候,李陵和韩延年骑上了为数不多的战马,众人分头突围。这个逃亡过程中,骑马的无疑更加引人注目,匈奴足足有上千骑兵顿时进行追击,很快韩延年战死,李陵再次长叹:“无面目报陛下!”于是向匈奴投降。但正因为有了李陵、韩延年的“掩护”,最终逃脱回到边境的还有四百余人。也正是因为这部分人得以成功返回,使得这一场战役的经过、结果以及诸多细节得以震动整个大汉王朝。乃至后面还影响到了唐人陈陶,使其写成了一首至今仍然震撼人心的唐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05对于这般善战但最终却又投降匈奴的李陵,到底该怎么定性,是当做英雄立榜样,还是当做汉奸给警告?这无疑是个重大问题。要是按李陵最开始出发的目的,也就是“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的预计目标,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李陵何止是让单于分兵从而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减轻压力,他简直是吸引了单于的全部火力。但这带来一个问题是,将这两人相比起来,李陵的战绩或者说“风头”无疑已完全盖过原本当任主攻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哪怕有李陵这般强势辅助,李广利的战绩也相当不好看,率领了足足三万骑兵,尽管一开始砍杀一万多匈奴,但此后却一度被匈奴围困,甚至差点全军覆没,落了个“汉兵物故什六七”的狼狈下场,而这也令当时的舆论对李广利相当不友好,但李广利恰恰又是汉武帝本人亲自支持并重用的。面对如此充满戏剧性的结果,汉武帝本人态度当然是最重要的。一开始李陵的战斗过程是陆陆续续的传回宫廷,用司马迁的话来讲是“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大家都认为李陵是英雄,汉武帝是明主,这一场战争是伟业。要知道这些满朝的公卿王侯向来都是看汉武帝的眼色行事,从公卿们各种敬酒庆贺的举动,我们也能反推到这时候汉武帝本人的态度,可以说对于李陵的前期战绩也是相当满意的。但慢慢的战事逐渐不利,汉武帝的心理预期就变成了“欲陵死战”,但结果李陵却投降了。这不由令汉武帝大为震怒,先是询问之前那位被拜为“郎”的陈步乐,可陈步乐后面压根就没参与前线战斗,他如何能够回答呢?于是陈步乐自杀。而眼见汉武帝的态度变了,朝廷里的大臣们转而也很快,马上又把李陵当大大的汉奸对待,一时间是“群臣皆罪陵”。就是这个期间,正值震怒狂暴状态中的汉武帝便专门询问司马迁怎么看?汉武帝大概也是一直比较欣赏司马迁的观点。面对这样的汉武帝,司马迁也是一直感激爱戴的。自李陵兵败的事传来之后,司马迁也是一会见”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一会又“见主上凄惨怛悼”,所以司马迁本也是本着“诚欲效其款款之愚”的好心,想通过自己平日对李陵的观察和对这件事分析见解,为李陵说好话,同时也能宽慰汉武帝的心。说起来,司马迁和李陵没有任何私交,”未尝衔杯酒“,两个人连杯酒都没喝过。但司马迁看李陵平日的为人是:”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对李陵战败这一事,司马迁的看法则是:”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也就是说,跟李陵无亲无故的司马迁,和那些善于看汉武帝颜色、善于转弯的朝廷群臣是截然不同。司马迁不仅当众明确力挺李陵,表示李陵虽然战败被俘,但他的战绩是可以昭告天下的,甚至是“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同时司马迁也和此前李陵军中的那位军吏不谋而合,认为李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也就是说,司马迁是既高度肯定李陵的战绩又相当认可李陵的人品,认为李陵一定是会找机会报效朝廷的。后来江淹写《恨赋》时,也是同样的观点: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他们都相信李陵将“誓还汉恩”。而盛怒之下的汉武帝顿时表示不听不听,认为司马迁是在替李陵开脱,是在抹黑李广利,更是在同自己唱反调。于是当时唯一敢认定李陵是英雄、是国士的司马迁就这样下了大狱,遭了宫刑。肯定李陵的人得到的是这种下场,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当时李陵得到该是何等的骂声一片。06但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震怒的汉武帝也开始有所反省,甚至一度后悔。后悔的点在于尽管给李陵配备了足够的物资,但却没有及时派人援救。汉武帝的反思是倘若当初李陵出塞,就直接派路博德到相应地点接应,大概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因为此前将人物、地点、事件都交待得太明白,从而“得令老将生奸诈”。路博德这样的老将到底是不愿给李陵这样初出茅庐的青年小伙打辅助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即便路博德在最开始掉了链子,但你汉武帝此后不也还可以调遣其他的兵马前去救援,进行补救么?可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陵是无愧于汉朝和汉武帝,反倒是汉武帝对不住李陵,汉武帝本人大概也是清楚这一点的。怀着这样自省态度甚至懊悔情绪的汉武帝,于是将那些逃回来的李陵将士们纷纷进行赏赐。等到时间继续流逝到李陵投降匈奴已整整一年后,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军前去救李陵。公孙敖这个人也是一名老将,一名老资格,同李陵一家子也曾有很深的渊源。当初李广之死,就是因为在同匈奴决战时,大将军卫青将更好的位置让给了公孙敖,而将李广调去了更差也更偏的位置,从而最终使得李广自杀。而现在李陵的命运无疑是又一次掌握到了公孙敖的手中,公孙敖出塞之后却根本找不到李陵,一无所获。但他却抓到了一个俘虏说李陵正在为单于练兵,于是公孙敖就将这个情报上报汉武帝,同时也是为自己开脱“故臣无所得”。这么一来汉武帝是动了真火,当即将李陵一家杀了个干净。这时候别说是见风使舵的满朝大臣都跟着汉武帝捧高踩低、鄙夷李陵,就连陇西李氏的周边邻居,那些陇西的别姓士大夫也都以陇西李氏为耻。李陵,甚至被杀的李陵一家子、其他李姓成员也都被牢牢地钉在本不属于他们的耻辱柱上。后来等到汉朝的使者来到匈奴,李陵质问使者说“我为汉将带兵横行匈奴,是因为没有救兵才落败,不曾辜负于汉为什么要杀我全家”时,使者表示:“汉家听说你在匈奴练兵。”李陵顿时恍然大悟:“练兵的是李绪,不是我李陵。”这么一来,真相终于大白。这既是向汉朝重新说明李陵不是汉奸,仍然不曾辜负大汉。同时也反向说明公孙敖也确实不是凭空造谣诬陷李陵,而是收集了比较相似但实际错误的情报。而这一惨烈真相,也让愤怒的李陵最终将那位练兵的李绪成功刺杀。尽管身为叛徒的李陵,击杀了另一位同为叛徒的李绪。但这也丝毫改变不了李陵本人的叛徒身份。这时候的李陵也变得更加沉默,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草原之上,他像是只找不到方向的孤雁,又或是一头不合群的野狼。07但真正和对标的人,还不是这位李绪,而是另外一位更加大名鼎鼎的苏武。李陵在杀了李绪之后,反而得到了单于的欣赏和信任。比较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单于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而且还封李陵为“右校王”。要知道当初李陵的爷爷李广可是同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就渴望能够封个侯爵,却还是始终没能成功,还让历代怀才不遇的人一次又一次感叹“李广难封”。但李陵呢,投降了匈奴之后,却反倒被匈奴封以更高的王爵。就在封李陵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位卫律也被封为王爵。而至于苏武呢,则是在李陵兵败的前一年曾作为使者出使匈奴,因为陷入了一场政变从而被滞留关押在大漠,但苏武却始终不曾投降。面对苏武这样汉人里的硬骨头,匈奴当然要派同为汉人的卫律、李陵等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地前去劝降。先去的这个人是卫律,卫律几乎完全打的是“利益牌”,无非是说投降能如何富贵,不投降则如何默默于草野。苏武便大义凛然的斥责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单于见卫律拿不下来,于是请李陵出马。李陵和苏武曾经都是汉武帝身边的侍中,也有着很深的交情。但也正因为如此,李陵才更不敢去见苏武。如果不是单于命令李陵去劝降苏武,已投降的李陵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去见始终未投降的苏武。等到两人相见,李陵似乎忘了他是来劝降的,他的言辞更像是为自己吐槽,得以在故人面前宣泄自己这些年来的各种苦闷、愤恨和委屈。他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表示:“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也就是说,我李陵就是来当说客的,请你做好准备。他先是讲苏武的家事:你的哥哥作为“奉车都尉”,因侍奉皇帝而不小心碰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之罪,已经拔剑自杀了;你的弟弟奉命去抓一个宦官,因始终没能抓到没法交代,也已服毒自杀了;另外,你的母亲也已不幸去世,当初还是我送到阳陵安葬的;你的妻子听说也已经改嫁了,你的两个妹妹及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也已生死不知。言下之意是:这样的大汉真的还值得你苏武效忠,值得你苏武留恋吗?在大汉,你已经没有了亲人,所以你苏武“何自苦如此!”接着李陵开始说回自己的经历,说自己刚投降的时候,整个人是“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又顾念“老母系保宫”。我们回看前面李陵似在为苏武的家人、苏武的境遇感到痛惜,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李陵在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境遇而痛惜。所以李陵最终发出关键一问: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请你看看现在的大汉朝的吧:汉武帝年纪大了,法令随着性子随时变更,手下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足足有几十家,安危祸福根本不可预料。这样的一个皇帝,这样的一个大汉值得你守节、又值得你效忠吗?请你听听我的劝告,什么都不要再说了。我们细细体回这番话,与其说李陵是在劝降苏武,倒不如说李陵更是在为自己的经历倒苦水、发牢骚,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投降找借口、找缘由。表面上似乎在说大汉都已经是这样了,又何必要忠于大汉呢?但实际上却非常李陵本人的内心是真放不下大汉,挂念大汉,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对于李陵这般多种情绪交织的复杂情感,苏武相对是很难体会到的。苏武流落匈奴的经历相对更简单,也就更为坚定,于是苏武的回答是: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也就是说,不管汉武帝和大汉怎么对待他苏武一家,他苏武都无怨无悔,并始终甘之如饴的。这里苏武的言下之意则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苏武如此坚决的忠诚,好似当头一棒,让李陵大受震撼,于是李陵深深感叹:“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随后“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这样忠诚值拉满的苏武对于李陵来讲,简直是披上了一层皎洁圣光,照得李陵那颗复杂的内心无所遁形。如果能不见,当然是不见为好。但后来李陵还是专门又去见了苏武。这时候汉武帝已经去世,继位的是汉昭帝。大汉和匈奴在经过一系列新的外交之后,匈奴最终答应放苏武回归汉朝,也就是说这一次见面之后,两人就将永诀。李陵在席上是这样祝贺苏武的:“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然后又起舞而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通过这番话以及这首歌,我们不难看出李陵的种种复杂情绪。有对苏武的艳羡和钦佩、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懊悔,但更多的还是无奈甚至是绝望。试想,如果不是汉武帝杀了自己的母亲,那么苏武即将得到“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的无上荣光,也将是李陵得到的。甚至,李陵其实有机会能比苏武更有资格得到这些荣光。对此,当代的刘勃老师总结过一个“公式”: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的价值观里,终究没有任何伟业,是可以和做一个忠臣相比的。所以李陵又一次痛哭流涕,与苏武诀别。而这一诀别,也正是后来大词人辛弃疾笔下极为经典的一幕: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其实呢,李陵也不是没有汉朝的使者来接。在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之后,李陵当初的好朋友霍光就已经做了大将军,另一位上官桀也做了左将军,由这两人把持朝政。于是这两人也专门派人来请李陵归汉。使者先暗示李陵说:“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意思是当初汉武帝时期的事情都已经翻篇了,现在又是你的两位好朋友辅政,你什么都不用担心。随后使者又明确表示:“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总之,只要你回去,大富大贵是少不了你的。李陵最终的表示是:“丈夫不能再辱。”也就是李陵不是没有回归汉朝的机会,而是他自己主动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而这一幕,一如多年前李陵的祖父李广在自杀时表示“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现在的李陵同样选择的是“丈夫不能再辱”。李陵这般“士不二辱”的精神,也正与多年前的李广遥相呼应。这也就不难怪当初汉武帝认为李陵“有广之风”,单从这一点来看,汉武帝倒也不曾看走眼。李广的精神、李广的轴,乃至李广的悲剧,李陵也都通通继承了下来。最终李陵也不曾回到汉地,病死于匈奴大地。08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李陵的故事终于讲完了,但对于李陵的争论却始终没完。那么对于李陵的悲剧,这口锅到底该甩给谁呢?有人说就是李陵本人的错,像开篇提到的王夫之就一再说“陵自炫其勇”,都是李陵自己没事找事,不作死就不会死。尤其是有了苏武的对比,李陵更是“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也就是说洗不了地,就别洗啦。总之,“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也有人认为是汉武帝的锅,比如蔡东藩就说:“苏武不死,适见其忠;李陵不死,适成为叛。要之,皆武帝轻使之咎也。武有节行,乃使之困辱穷荒;陵亦将才,乃使之沈沦朔漠。两人之心术不同,读史者应并为汉廷惜矣。”也就是说,非但李陵的悲剧,包括苏武的悲剧,也都是汉武帝的锅,汉武帝都应该负直接责任,所谓“皆武帝轻使之咎也”。至于汉武帝本人呢,则觉得也不是自己的锅,而应该是路博德的锅,所谓“得令老将生奸诈”。也还有其他的“阴谋论”,比如现代也有人认为是公孙敖的锅,因为他过去就和李广有争执,所以在关键时刻故意上报李陵在为匈奴练兵。但其实我们结合《汉书》的诸多细节来看,这就是一场层层叠叠、错综复杂的误会,也是一场没有特别明显的反派的悲剧。能单说是汉武帝导致李陵的兵败么?实际上汉武帝是一度非常欣赏并支持李陵的,不然也不会答应李陵的请求。并且答应之后,拨给李陵物资也相当丰厚。或者能单说是路博德“生奸诈”么?其实也很难说得上,像路博德提出的“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也相当合理。实际上李陵随后强行在秋日出兵所面对匈奴表现的接近疯狂的战斗力,也都证明了路博德的判断不错。又或是能单说是公孙敖故意抹黑、诬陷李陵吗,如果真是这样李陵本人能不察觉?而实际情况,的的确确是有一个和李陵名字较为相似的“李绪”,并且这个“李绪”还真的是在为单于练兵,所以连李陵本人也都相信是公孙敖收到了错误的情报。那么李陵本人有错吗,其实李陵也不错。他当然是一位悲情英雄,同时也说不上是什么汉奸。不能因为李陵想建功立业,就简单说他是“急功近利”。也不能因为李陵没能战死,就说他是罪该万死的。另外,李陵同那些一心一意专门投降匈奴并安然享受富贵的卫律等也实在大不一样。这样复杂的李陵在后来班固的《汉书》里,反而更加显得有血有肉。而另外一位始终忠诚的苏武,则反倒略显机械和呆滞。甚至在《汉书·苏武传》里,作为传主的苏武平平无奇,反倒是作为副角李陵一度成为聚焦所在,其人物形象的张力,近乎直接将苏武掩盖掉。而这样的结果也足以证明,当初为李陵站出来平冤的司马迁是值得的,最终也成功的让李陵的形象实现了”逆袭“,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和理解。当然,如果整个李陵的悲剧非得找一个人背锅负责,大概率还得是汉武帝。汉武帝固然有看重欣赏人才的一面,但他同样有着残酷暴虐的一面,比如在以为李陵彻底投降匈奴并为其练兵后,就很果断的杀了李陵一家。而这也就绝了李陵最后的归路。或者说,对于相对欣赏的李陵一家尚且如此,对于其他人汉武帝残忍也就更加可想而知了。简单举个例子,如果换做同样是君王的李世民,对于李陵这一事件相对就表示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倘若李陵在唐朝,大概会是另外一位成功横扫边境的李靖。但历史没有如果,李陵的悲剧也没法避免,李陵也没法变成李靖。李陵的悲剧也只能导致另外一位文学上的奇才司马迁,遭受上另一种悲剧。而在司马迁的悲剧上,我们也能再一次见证汉武帝的暴虐。而汉武帝式的暴虐,才正是这些冤屈和悲剧的源头。所以与李陵、司马迁千百年前的冤屈相较起来,这样的暴虐才是千百年后仍旧没法洗刷,也洗刷不清的丑恶存在。参考资料:1、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2、班固:《汉书》3、江淹:《恨赋》4、辛弃疾:《贺新郎》5、王夫之:《读通鉴论》6、刘勃:《司马迁的记忆之野》7、何寄澎:《汉书》李陵书写的深层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