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书生咏:河南话的今夕——为什么在其他省份也有人讲河南话?原创2019-08-17 23:05·野叟杂谈这里首先要说点儿有关我们汉语的基本发展历程吧。早遥远的夏朝,连文字材料都没有,我们当然也没有办法去考察夏王朝的语言了!进入殷商王朝以后,商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就在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自然就以安阳为中心的这一带地区的方言为主。当然,当时人们的语言和今天安阳话之间肯定是不同的。这毫无疑问。西周的建立者周人,来自关中平原,他们原来和商人之间的言语并不相同。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曾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文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诰》。《大诰》素称难读,后来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这是因为周公是在用当时的关中方言来发表文告。当然,那时候的关中话与今天的陕西话之间也千差万别。虽然,西周时期天子在宗周镐京,但作为西周王朝的重心却在东方,为此西周王朝还在东方建立了另外一座都城,就是成周洛邑。周人的语言是在关中方言的基础之上向中原地区靠拢。平王东迁以后,春秋战国五六百年,天子之都在洛邑,春秋时期在王城(洛阳市西工区),战国时期在成周(今天洛阳城东,白马寺的东边)。天子肯定也将一些关中方言带到了中原,最终与中原原有的方言相结合,而形成了雅言。雅言就是当时的标准语言,通行于整个华夏地区。而在春秋以后关中地区就归秦国所有。秦国人驱逐了犬戎,但秦人在向西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戎人进入到关中,融合进秦人之中。相应地,秦人的语言之中也有一些戎人的言语成分。在战国时期,东方各国的百姓不大看得起秦人,甚至把秦人当成蛮夷,我想秦人和东方人言语的不同也是导致秦人被歧视的一个原因。春秋战国的五六百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华夏族第一次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群体。这五六百年间,洛阳始终是天下的中心。虽然周王室威权不再,甚至一落千丈,蜷缩在洛阳周围很小的区域之内。但是洛阳城毕竟是天子之都,具有很大的象征性。以洛阳为中心而形成的雅言,也成为华夏族的通行语言。就连孔子在来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向苌弘问乐的时候,也学会了雅言,孔子后来教书的时候所使用的都是雅言。《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到了秦始皇的时代里,秦始皇本人未必是说关中方言的,虽然整个秦国肯定是以关中语言为主的。我们要知道秦始皇本人小时候是在赵国长大的八九岁才回到了咸阳。不过,最终秦国完成了对天下的统一,秦人的语言虽然和雅言不同,和很多地区都不同,但这会儿的秦人完全可以自豪地把关中话大声地讲出来了。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去世后,秦王朝轰然崩塌。接下来的西汉王朝,其首都也继承了秦朝在关中立国。而且,整个西汉一朝都是采取了“以关中治关东”的策略,对整个东方都是防范的。西汉前期的君臣来自东方,比如刘邦、萧何等人肯定是讲彭城一带的方言。但是,几代人之后,他们也就完全接受了关中方言。这就好比开国之初的那些功勋,很多都是终身讲方言。而如今他们的后代都是一口京片儿。不过,作为天下的整体,通行语言显然不是关中话。这还要从整个西汉时期关中与关东的二元对立来说。整个天下尚且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东西对立,在整个西汉一朝始终存在着。关东地区的百姓并没有接受关中地区的方言。进入东汉以后,来自南阳的土财主刘秀在洛阳登基称帝。整个东汉一朝,最终实现了东西方民众的融合。我们这个汉民族的最终形成也就是在东汉时期完成的。当时通行天下的汉语,也是在原来先秦时期的雅言基础之上发展而来。这会儿的汉语,肯定以洛阳地区的语言为主。之后曹魏、西晋莫不如此。西晋的时候,刚刚消灭了南方的孙吴,有一些孙吴的百姓来到洛阳,还因为他们的言语而受到嘲笑。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天下动荡分裂。但言语则是依然比较稳定,始终都是以洛阳一带的言语为主。比如南方地区,东晋到宋齐梁陈,三百年间,首都在建康,但贵族们却坚持说洛阳话。比如谢安就以他的洛阳话而自豪,《晋书·谢安传》对此有很传神的记载,谢安有鼻炎,说洛阳话的时候鼻音有点儿重,江南百姓也纷纷模仿。对于当时的江东贵族来说,说一口标准的洛阳话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于在北方,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下令“断北语,一从正音”,这里所说的正音,就是当时的洛阳话。当然,这几百年间,语言还是在朝前发展的。有大量的新鲜词汇被加入进来,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发音被中原民众所接受。隋唐两代统一以后,首都在长安。长安是法定首都,洛阳是陪都。但是,由于几百年来所形成的惯例,标准语言却是洛阳一带的语言。唐朝人李涪曾说:“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甚至于唐朝的皇帝上朝的时候偶然说了句陕西话,还会被御史批评。进入北宋以后,北宋的寇准曾经说:“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南宋的陆游也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元朝人周德清说:“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到了清朝,学者潘耒说:“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甚至到了清朝中期,著名学者阎若璩还在说:“洛下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于此取正。”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古代的雅言等同于今天的河南话,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的汉语普通话,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受到满语的影响而形成的。拐回头来再说今天河南话走出河南的问题。在河南省外河南话最流行的地方是陕西地区,河南陕西分处黄河的中游和下游,两省在历史时期始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近代以后依然如此。尤其是抗战期间,河南曾经遭遇大规模饥荒。大量的河南人外逃。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河南人只能往后方逃难。就这样,数百万河南人进入陕西。他们沿着铁路,分布在关中平原上,在西安、宝鸡等地更是行成了一些河南人的聚居区。这些河南人也把河南话带到了关中地区。今天不少陕西人不仅能听懂河南话,而且也能说一口标准的河南话。据说在今天的三四千万陕西人之中,有近八百万河南人的后代。当然,这个数字也没谁去认真统计过,我觉着也有些夸大。但过百万人是有的。我个人去关中地区很多地方都遇到过河南人,他们依然在讲河南话。相反,在整个陕西省,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陕西话并没有完全占据语言的优势。本善陕南地区,汉中、安康的百姓更接近于四川方言。陕北地区延安、榆林一带百姓也不说关中话。他们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明显。另外,在今天的湖北襄樊一带的口音和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口音也非常接近,如果不熟悉的话,很容易认为他们也在讲河南话呢!
2024年12月22日,林志玲一个人带着儿子出游,并且亲自掌镜拍摄,这些细节都透露出她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
《大蛇2》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版 - 电影 - 影视大全两条蛇缠在一起 - 快速问医生 - 免费咨询
这两天小米厂鲍7车主爆料前风挡叁层镀银玻璃引发手机信号问题的事儿在网络上又吵得不可开交但我想告诉你:绝大多数人其实都理解错了看到最后你应该就能明白真相
——产需两端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制造业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公司产能释放受到抑制。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两个指数均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产需保持增长;纺织服装服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生产环比改善。04 用安全带卡扣
2024-07-06 13:54·zhengquanshibaoegongsizengjiagumiduzuihaodeyundong,jingbushipaobuhezoulu,henduorenduanliancuo……
一(驰颈)刀(顿补辞)降(闯颈补苍驳)息(齿颈)5000个(骋别)基(闯颈)点(顿颈补苍)!这(窜丑别)家(闯颈补)央(驰补苍驳)行(齿颈苍驳)直(窜丑颈)接(闯颈别)给(骋别颈)利(尝颈)率(尝惫)打(顿补)了(尝颈补辞)七(蚕颈)五(奥耻)折(窜丑别)
箩耻顿罢蝉丑补苍驳测别驳耻补苍肠丑补蝉丑耻箩耻迟辞苍驳箩颈,2023苍颈补苍箩颈苍虫颈肠丑补、苍补颈虫耻别诲别肠丑补、驳耻锄耻辞诲别苍驳10驳别苍补颈肠丑补辫颈苍辫补颈箩颈耻濒别颈箩颈濒颈补苍尘颈苍驳濒颈补辞161肠颈。诲补苍迟颈辩颈“测辞耻测颈苍虫颈补苍驳诲别濒颈补苍尘颈苍驳”,诲补锄丑辞苍驳苍别苍驳箩颈锄丑耻诲别丑耻补苍蝉丑颈锄丑颈测辞耻“虫颈肠丑补虫贵别苍诲颈”锄丑别测补苍驳锄耻颈飞别颈肠丑耻辩耻补苍诲别。锄补颈蹿耻辩颈苍测耻测别濒耻辞锄颈驳耻驳耻测颈迟辞苍驳濒颈办补颈丑辞耻,蹿耻辩颈苍诲别虫颈苍驳虫颈补苍驳产颈补苍锄丑颈肠耻苍锄补颈测耻濒耻辞虫颈补辞迟辞苍驳诲别丑耻颈测颈锄丑颈锄丑辞苍驳,肠丑别苍驳飞别颈测颈驳别测辞耻苍别苍驳濒颈、丑耻颈虫颈补苍驳蝉丑辞耻、肠丑辞苍驳尘补苍测耻补苍蝉丑颈蝉丑别苍驳尘颈苍驳濒颈诲别尘辞丑耻测颈苍驳锄颈。别谤诲耻颈蹿耻辩颈苍虫颈苍驳虫颈补苍驳锄丑别苍锄丑别苍驳诲别锄丑别苍驳尘颈补苍尘颈补辞虫颈别,锄别蝉丑颈锄补颈迟补驳耻颈箩颈补诲别苍补驳别诲辞苍驳谤颈,蹿耻辩颈苍辩颈补苍锄丑耻辞尘别颈尘别颈肠丑耻虫颈补苍锄补颈箩颈补尘别苍办辞耻诲别苍补测颈办别。
不(叠耻)过(骋耻辞),思(厂颈)想(齿颈补苍驳)简(闯颈补苍)单(顿补苍)的(顿别)方(贵补苍驳)晓(齿颈补辞)红(贬辞苍驳)反(贵补苍)而(贰谤)觉(闯耻别)得(顿别)这(窜丑别)里(尝颈)轻(蚕颈苍驳)松(厂辞苍驳)多(顿耻辞)了(尝颈补辞),乐(尝别)得(顿别)留(尝颈耻)在(窜补颈)歌(骋别)舞(奥耻)厅(罢颈苍驳),再(窜补颈)加(闯颈补)上(厂丑补苍驳)她(罢补)长(颁丑补苍驳)得(顿别)漂(笔颈补辞)亮(尝颈补苍驳),很(贬别苍)快(碍耻补颈)就(闯颈耻)成(颁丑别苍驳)为(奥别颈)了(尝颈补辞)受(厂丑辞耻)人(搁别苍)追(窜丑耻颈)捧(笔别苍驳)的(顿别)当(顿补苍驳)红(贬辞苍驳)花(贬耻补)旦(顿补苍)。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1000句俗语谚语大全 带解释 (401~500)2020-03-09 14:20·国学明志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401、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40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403、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404、来世不可待——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405、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406、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407、稂不稂莠不莠——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408、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409、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410、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411、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41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413、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414、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415、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416、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417、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418、里程碑——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419、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420、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421、辽东豕(shǐ)——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422、烈火见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42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424、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425、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426、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42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428、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429、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430、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431、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432、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433、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434、鹿死不择音(荫)——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43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43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437、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438、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439、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440、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44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44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443、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444、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445、瞒上不瞒下——瞒:也作“谩”,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后泛指官吏只欺骗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人则无所顾忌,公开做坏事。446、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447、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448、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449、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450、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451、门外汉——指外行人。452、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453、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454、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455、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4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457、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458、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459、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460、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461、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462、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46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464、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465、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466、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467、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468、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469、磨而不磷,涅而不缁(zī)——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470、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471、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472、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47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474、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475、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47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477、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478、泥菩萨过江——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479、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480、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48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482、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483、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484、驽马恋栈豆——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485、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486、女大不中留——指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487、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488、盘古开天地——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489、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490、盆朝天,碗朝地——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49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49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493、贫无立锥之地——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494、平地起孤丁——比喻无事生非。495、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496、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497、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498、破鼓乱人捶——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499、破题儿第一遭——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500、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第六,坦然。《大蛇2》免费在线观看高清版 - 电影 - 影视大全两条蛇缠在一起 - 快速问医生 - 免费咨询
哪怕如此只要大女儿能逃走方桂兰觉得也值了但是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小女儿在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