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异空间》之吱吱知无弹窗全文阅读 , 随身携带异空间...
冷冻肉和鲜肉,差别大不大?据统计,96.69%的消费者认为冷冻储存肉、海鲜会影响口感和新鲜度,甚至造成营养流失,远远不及鲜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中国食品网报道,在妥善保鲜、不反复冻融的前提下,冷冻肉并不会损失多少营养。
2024年12月17日,另一家位于昆明的建行网点,其工作人员表示,若收到“非柜面业务无法办理”短信,说明这个卡现在只能在柜台上交易,在电子渠道这些是用不了的。
《随身携带异空间》之吱吱知无弹窗全文阅读 , 随身携带异空间...
他补充说: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减弱但与2022年6月份颁笔滨创9.1%的高位相比通胀率不会直线下降美联储在2月份有意打压了错失恐惧症推动的买盘而存在错失恐惧症的股票投资者大多是在1月持有仓位不足的人
起初只是简单的文字记录,后来渐渐尝试拍摄短视频,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国产新能源车卖的是座椅、大屏幕?外资品牌懵了,20万价位段失守原创2023-12-01 09:15·磐石之心最近,参加了几场国产物牌车的发布会,深刻感受到车市已经越来越像手机市场。手机发布会基本上沦为外壳设计、拍照能力的专场发布会,至于CPU、内存之类的硬件性能,都被一笔带过。这是由于CPU等核心硬件升级瓶颈,全面同质化导致的。手机公司只能去卷可以自己做到差异化的卖点了。听了极氪007、智界S7的发布会,发现重点介绍的并不是动力、悬挂、底盘等硬件,而是车的外观设计、座椅的舒适度、车内空间设计、音响、中控台设计以及车内大屏幕、车机系统、智能驾驶。与手机不再讲CPU一样,新能源车不再讲动力,底盘,也是因为电池基本上都用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之类的,底盘、悬挂和油车也没啥区别,基本都是同质化的。猜一猜,这是啥车?因此,有人总结,新能源车的三大卖点:外观、座椅和大屏幕。买新能源车,就看这三点。但是这都是反语,都是为了讽刺国产新能源车没有科技含量。对此,磐石之心怎么看?我的看法如下:1、电车确实比燃油车更简单。电车的动力系统主要是电池、电控和电机。这些都是模块化、标准化,又是十分成熟的东西。1859年,全球第一辆电车被发明,所以电车并不是新鲜事物。正因为成熟、不是新东西,所以电车的制造技术难度远低于油车。而且发动机的零件数量成千上万个,电机的零件数量只有100个左右,所以电动汽车不仅简单,还不容易出错。正因为简单,所以在汽车行业落后的中国,才能够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弯道超车。2、电车动力系统更容易同质化,所以比拼的焦点只剩下外壳设计、智能化。手机是因为CPU完全由高通、联发科提供,所以安卓厂商只能在外壳和拍照上做文章。同样,由于电车的三电系统基本同质化,底盘同质化,就只剩下了外壳、座椅和大屏幕。这也让新能源车企有资金、用精力从发动机的复杂研发中抽出来,去设计外壳,以及车的各种细节。比如,怎么造出一台比保时捷Taycan还好看的轿车?怎么做到同样长度下,车内空间最大?怎么给五台手机充电?怎么放女士的高跟鞋?怎么打造女王座驾,让女士平躺在车里看着全景天窗数星星?猜一猜,这是啥车?3、换赛道竞争,外资车被打懵了。乱拳打死老师傅。外资品牌一直在油车的赛道上占据优势,丰田、大众、宝马、奔驰,一直在中国横行数年,国产物牌根本没有存在感。如今,新能源车时代来了,比亚迪一跃成为老大,长安、吉利风生水起,华为又联合国产物牌,搞了问界、智界,后面还要和北汽、江淮搞另外两个“界”。而且全球的锂矿、锂电池供应链也都牢牢掌控在中国公司手里。这让国产车品牌更有能力发起价格战,外资品牌无法做到成本最优,于是丰田、大众、宝马、奔驰全都销量下滑,利润也大幅下滑。4、国产物牌竟然攻入了20万元以上价位段。蔚小理、比亚迪、吉利以及东风小康、奇瑞这些曾经只卖廉价车的品牌,竟然靠新能源攻入了20万价位段。搁在从前,让你20万买一台国产车,你肯定嗤之以鼻。现在买比亚迪得排队。一时间,开国产车竟然不觉得丢人了?东风小康为华为代工的问界M7,28万价格的车,竟然2个月下定超过10万台,如果全都交付,这可是300亿元的营收啊。开国产车不丢人了,买20多万的国产车也觉得香了,用国产手机、国产家电也感觉很有品质,穿李宁、安踏也觉得很酷.......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新能源车的三大卖点“外观、座椅和大屏幕”是不是一种讽刺?看看合资品牌燃油车吧,最低配乞丐版,不带雷达、倒车影像,80年代的车内设计,织物座椅,拉垮的车机系统。稍微加个雷达、倒车影像和仿皮座椅就要贵上几万元。猜一猜,这是啥车?而国产物牌新能源车,雷达、倒车影像、真皮座椅全都标配,还要给你L2级自动驾驶,全新车机系统,超酷的内饰设计,然后价格还要更便宜。如果你愿意花20多万,基本上能买到外资车50万级别的设计、智能体验。和手机、家电、服装一样,随着生产力进步、生产技术和供应链的成熟,外资品牌不再独占这些决定产物品质的关键技术,这也意味着具备成本优势、愿意在用户体验、细节上下功夫的中国公司,必然在竞争中取胜。世界在变,我们的眼光是不是也应该随之而变?是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一场淘汰赛。正如拼多多以每个季度接近翻倍的增长率,市值超越阿里巴巴,马云都有点着急了。很多人却认为,这是因为消费降级导致的,其实这同样是陈旧的看法。难道线下零售公司的大规模破产,电商的崛起,也是因为消费降级么?具体什么原因呢,我此前做过分析《双十一开始拼性价比,年轻人真的功不可没》总之,新的时代来了,率先拥抱新的时代,享受时代红利,而不是后知后觉,刻舟求剑,那样的后果只能是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