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帝国 猴王 - 图片
热评:成都打工人人收入中位数大概 5 万每年,就是说半数在这个之下。别以为图钉结构表示收入差距大,恰恰相反,图钉结构说明绝大部分人收入差距很小,平均度高,公平度更高。
2025年01月18日,信阳浉河区:雾霭氤氲人间仙境
失落的帝国 猴王 - 图片
02:24
晨读 | 沪语,自带温度的母语原创2023-12-13 08:26·新民晚报沪语,刻在每一个上海人的基因里。沪语是阿拉的母语,是我说得最正宗又自带温度的语言。在不动脑子、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我嘴里冒出来的一定是沪语。做梦讲的也全是沪语,不管梦见的是外国人还是老虎狮子,我一概用沪语对答如流或喊话壮胆。18岁离开上海,迄今42年有余,离家乡愈行愈远。先是在北京6年以普通话又在美国36年以英语为日常用语,但沪语却从未褪色,乡音依然纯正,一口呱啦生脆的上海话,像从未离开过上海半步。初到北京上大学时,被扑面而来的京腔包围,我那一口撕撕剌剌的“沪普”显得特别不和谐。于是颇有一点语言天赋的我努力卷舌,尾音努力加个儿音,半年下来就融入北京的语言环境而不刺耳了。六年下来,离开北京时已是一口倍儿溜的京腔,可以在上海人面前冒充京片子了。来美国几十年,不知从何时起,京腔全丢了,又退回一口撕撕剌剌的普通话,发卷舌音和儿音特别费劲还听着不对劲,刚出自己的口进入自己的耳,就让自己听得一身鸡皮疙瘩。罢罢罢,索性放弃,撕撕剌剌就撕撕剌剌,上海特色,上海人的底色。而沪语,几十年不碰,却张口就来,地道纯正又自然而然,全不费吹灰之力。每次偶遇个上海人,那必是又惊又喜地一声“侬啊上海宁啊”,然后就用上海话问东答西地聊得像个老朋友。在外地,在外国,上海人遇见上海人,格外亲切,一口沪语极具亲和力、感染力,把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好几十年。沪语是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亲人的味道。语言是有温度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沪语刻在了我的基因里,无论离沪多远多久,从来不会回生,永远是我最娴熟的第一语言。当年在北京,遇到上海人,呱啦呱啦讲上海话,会遭人明的暗的白眼。18岁的我很快就意识到了,与亲密的北京同学探问为什么,答案大概是如下两个原因:一是觉得自带优越感,不分环境讲沪语就是显摆自己是上海人,与众不同似的;二是旁若无人地讲沪语,等于把周围听不懂沪语的人排除在外,被视作不礼貌和不尊重。所以在北京那些年,我很识相地避免讲沪语,还努力摆脱上海人特有的吴侬口音。如今在美国,中国人碰到中国人,必是普通话交谈,而不是英语。我跟北京老友们说,体会到上海人在一起为什么讲上海话了吧,因为自然又亲切且不生分。中国人在一起开英语,显得装腔作势,还膈应。这些年随着中国人口的流动,北上南下的人流早已打破地域界限,南腔北调已被包容和接受。曾经有些地方的方言排外,已经一去不返。可喜的同时,也令人担忧。年轻几代的上海人有的不太讲沪语了,有的讲一口发音不准的洋泾浜,常令老上海人如我汗颜。好在目下也看到对上海话的重视日渐回温,相信这一温暖了一代代人的美丽语言,会像基因一样,永远传承下去。(言朵朵)阅读中,我特别体会到译诗的不易,要把音乐性译入截然不同的汉语,且汉语新诗自身的音乐性尚在探索中。好在副歌常有叠句或体现童趣的节奏,或抒情造成的蒙太奇,令这样的音乐可以在译诗中感受到。比如中,副歌写道:“我愿我是一头蠢牛犊/我愿我是一个大笑话/我愿我有一万顶帽子/我愿我赚到大把票子”。